□ 訥言
3月1日起,紅塔區16所共57個校點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按照自愿報名方式,在每周一至周五(節假日除外)中午放學后至下午上課前,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校內午托服務。這項教育惠民工程贏得學生和家長的點贊。(詳見本報3月3日第五版相關報道)。
去年暑期來臨前,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引導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工作。去年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修改后的法律條款中明確規定:“國家采取財政、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支持措施,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庇纱?,“帶娃”這件“私事”,一躍成為“公事”?!肮俜綆蕖背蔀?021年網絡“熱詞”?!肮俜綆蕖鳖櫭剂x,主要體現在公益惠民、政府主導、學校主體、家長自愿、社會協同等方面。這一模式以浙江為代表,在社會各界一片好評聲中不斷完善,政府主導的義務托育服務從學期擴展到假期。
毋庸置疑,“官方帶娃”展現了政府解決發展中出現的民生問題的積極態度和有效措施,是令公眾“豎大拇指”的惠民善舉。以目前的情況看,只有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關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并付諸行動,形成“社會帶娃”長效機制,才能把這項工作落細落實。
首先,要保障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其次,應建立普惠型托育體系,規范相關托育工作。此外,在以學校為主體的“官方帶娃”基礎上,可以以社區或小區為單位,聘請志愿者,創新開展各類義務“帶娃”服務,豐富孩子課外生活,寓教于樂。有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等,也可以利用空閑場地、設施設備,為本單位有需要的職工靈活提供以看護為主的臨時托育服務,緩解職工撫育焦慮,讓職工安心工作。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相信在政府的強力推動下,經過家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功在當代、惠澤子孫的“社會帶娃”氛圍在不遠的將來終會形成,解決好“生易養難”問題,使國家生育政策調整帶來的紅利真正得以釋放,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編輯:劉燕 審核: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