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農業的95后新農人韓明峻、張帆在現代化溫室大棚里忙碌。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冉 攝
春耕時節,來到峨山縣小街街道小街社區7組的田間,幾座現代化大規模農業溫室格外醒目。
在這個建設中的西班牙溫室大棚里,有兩個年輕身影正穿梭忙碌。再過幾天就要移栽辣椒苗了,95后夫妻韓明峻、張帆整日與土地為伴,腳上沾滿泥土,心里操心著建設大棚。
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發現,從這對年輕人身上可以找到“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等高素質新型農民的特征。兩名年輕人正把創業觸角向農業扎根,將自身事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的故事在土地上書寫。
投身農業的95后
2012年,韓明峻的父親韓寶來到峨山縣化念鎮成立隴翠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了100余畝土地種植辣椒。公司生產的彩椒、尖椒、螺絲椒等多個辣椒品種遠銷東南亞國家和國內各大中城市,年均銷售收入達千萬元,并帶動了200多戶農戶種植300多畝辣椒,成為當地有名的辣椒種植大戶。
2015年,在蘭州大學讀化學專業的韓明峻決定回鄉投身農業。成長于移動互聯網時代,與父輩相比,韓明峻具備高學歷、懂經營管理、擅長學習等新農人的特點?!拔覀兏敢鈬L試多種途徑獲取農業信息,學習農業知識?!表n明峻說。為了干好農業,韓明峻多次到山東壽光、青島和上海、福建廈門的農業企業“沉浸式”學習,積極參加各類農業博覽會拓寬市場,也參加過市里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多年的學習和實踐,使這個20多歲的小伙子從農業“小白”成長為農業專業人士,是自家基地的“頭號農藝師”。
2021年,妻子張帆碩士畢業,毅然回到家鄉,與韓明峻一同投身農業?!皩ξ覀儊碚f,當新農人并不是無可奈何的選擇,而是熱愛所致?!睆埛f。在多年發展的基礎上,全家決定拓展新種植基地。這一次,年輕的小兩口走上了“舞臺”前端,成立了玉溪榮榮農業有限公司,開啟屬于年輕一代的農業新事業。
鄉村振興的大夢想
峨山縣小街街道連片土地多,怎樣才能提高土地產值,打開農業規?;?、產業化、專業化發展新格局?這是去年新上任的小街社區黨總支書記郭旭偉和當地村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當種植大戶遇到連片土地,雙方碰出了合作的火花。去年10月,在依法規范和自愿原則的基礎上,小街社區80多戶農戶以每畝每年3000元的價格流轉出土地150畝?!白尨髴魜韼ьI我們發展這件事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從確定合作、簽訂合同、發放租金到流轉完成,只用了7天時間?!惫駛フf。
幾個月來,當地少見的西班牙溫室大棚在小街田間拔地而起。這批大棚有4個高棚、4個矮棚,一期面積近100畝,投資超過1000萬元,采用了目前農業栽培的最新設施技術。韓明峻說,為這里準備的辣椒苗已經育好,近期就要搶抓時間移栽定植。到時,大棚種植辣椒面積將達6萬平方米,產量將突破千噸。除了傳統種植方式外,還將有一部分無土種植。此外,基地還將吸納60至70名村民就業,并帶動當地辣椒種植發展。
“目前在農業生產端的年輕人還不算多,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在做大自身事業的同時,帶動更多農戶向現代農業轉型發展?!睉汛еl村振興夢,韓明峻和張帆走的每一步都踏實、每一步都算數?!拔覀冊敢獍咽聵I扎根在這山水之間,至于結果,就像等待辣椒成熟一樣,所付出的一切都會在果子上找到答案?!表n明峻說。
而對于小街社區來說,這兩個年輕人帶來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氣象。郭旭偉告訴記者,通過引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入駐,社區已流轉了950畝土地,每畝租金2600元至3000元,預計每年可為社區群眾增加收入170多萬元。(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蘭 宋蝶 )
編輯:陶曉蘭 審核:楊雪